
【个人简介】
邓国,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中国气象局“新时代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首席气象专家,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气象学会数值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在集合预报核心技术研究和业务系统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是国家级集合预报业务系统研发学术带头人之一。主要从事区域/全球天气集合预报研究及业务应用工作,取得的成果包括:主持研发了中国气象局首个国家级区域集合预报业务系统(基于WRF模式)、冬奥保障3km对流尺度集合预报服务系统,基于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发模式的区域集合预报系统(CMA-REPS)的第二完成人、中国气象局首个全球集合预报业务系统(增长模方案,T213模式)的第二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省部级荣誉和奖励7次、司局级4次。主持和参加国家级项目/课题2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已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2名。
【研究方向】
数值天气预报
数值集合预报
中尺度气象学
【研究重点】
数值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及误差增长机制、集合预报扰动理论和方法、集合-同化方法、高影响天气(暴雨、强对流、台风等)的数值模拟和机理分析、基于传统统计和人工智能学习方法的无缝隙数值天气预报产品订正和融合方法
【国家级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设】
1.基于增长模初值扰动方案的全球中期集合预报业务系统建设,200401-200712,第二完成人
2.基于WRF模式的中国区域中尺度集合预报业务系统建设,2005.01-2014.06,主持人
3.CMA-REPS区域集合预报系统,2010.01-2024.12,第二完成人
4.冬奥保障3km对流尺度集合服务系统,2018.01-2022.04,主持人
【主持项目】
1.基于物理过程不确定性溯源分析的对流尺度模式时空随机扰动方法研究(424751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2025.01-2028.12
2.探索多时空尺度集合预报扰动方法减缓数值模式预报的跳跃性研究(419751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2020.01-2023.12
3.冬奥中短期精细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应用研发(2018YFF0300103),科技部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负责人,2018.08-2022.06
4.具有三维尺度调整结构的高分辨率区域集合预报混合初值扰动方法研究(414750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2015.01-2018.12
5.GRAPES区域集合预报多尺度混合扰动关键技术研究(GYHY201506005),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2015.01-2017.12
6.外强迫因子不确定性对提高全球中期集合预报系统预报能力影响研究(410750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2011.01-2013.12
7.边界层过程对登陆热带气旋强度的影响研究(40505009),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2006.01-2008.12
8.北京2008年奥运会天气预报研究开发项目(世界气象组织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MO/WWRP B08RDP),技术负责人,2004.11-2009.06
【部分论文】
1.陈静, 朱跃建, 段晚锁, 智协飞, 闵锦忠, 李晓莉,邓国, 袁慧玲, 冯杰, 杜钧, 李巧萍, 龚建东, 沈学顺, 穆穆. 2025: 集合预报进展、挑战及展望.气象学报.DOI:10.11676/qxxb2025.20240151.
2.Deng G., Shen X. Du J. and Coauthors.Scientific advances and weather services of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s National Forecasting Systems during the Beijing 2022 Winter Olympics;2024;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3.G Deng, J. Du, Y. Zhou,et al.,A Comparison between 2D and 3D Rescaling Masks of Initial Condition Perturbation in a 3-km Storm-Scale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 Wea. and Forecasting.2023(38):199-222.
4.Du J.;Deng G. How Should a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Be Used: Full Field or Anomaly? A Conceptual Demonstration with a Lorenz Model. Atmosphere 2022, 13, 1487. https://doi.org/10.3390/ atmos13091487.
5.邓国,戴玲玲,周玉淑,等. 2022.CMA高分辨区域集合预报系统支撑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的评估分析.气象,48(2): 129-148.
6.Deng, G., Y. J. Zhu, J. D. Gong, D. H. Chen, R. Wobus, and Z. Zhang, 2016. The effects of land surface process perturbations in a Global Ensemble Forecast System. Adv. Atmos. Sci., 3(10):1199-1208, doi: 10.1007/s00376-016-6036-8.
7.Deng Guo, Tian Hua, Li Xiaoli, et al., 2012. A comparison of breeding and ensemble transform vectors for global ensemble generation. Acta Meteor. Sinica,26(1):52-61.
8.Deng Guo, Zhou Yu-shu, Zhong Lin-hao et al. 2012. Effect of initial perturbation of land surface processes on tropical cyclone forecast. J. Trop. Meteor.,18(4):412-421.
9.邓国,龚建东,邓莲堂,等. 2010. 国家级集合预报系统研发和性能检验. 应用气象学报,21(5):513-522.
10.Deng Guoand Dalin Zhang. 2009. Use of the advanced microwave sounding unit data to improve typhoon prediction. Progress in National Science,19(3):369-376.
11.邓国,周玉淑,李建通. 2009. 台风数值模拟中边界层方案的敏感性试验I. 对台风结构的影响,大气科学,29(3):417-428.
12.Duan Y. , Gong J, Du J, Charron M, Chen J,Deng G, DiMego G, Hara M, Kunii M, Li X, Li Y, Saito K, Seko H, Wang Y, and Wittmann C,2012. An overview of Beijing 2008 Olymp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 (B08RDP). Bull. Amer. Meteorol. Soc. 93:381–403.
【学术专著】
1.《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气象服务报告(2001-2008)》.郑国光.2009.气象出版社.pp286.(贡献者)
2.《现代数值预报业务》.矫梅燕.2010.气象出版社.pp206.(撰稿人).2010.气象出版社.pp206.(撰稿人)
3.《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保障服务成果》科技支撑卷.中国气象局.2022.气象出版社.pp355.(编写组成员)
4.《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保障服务成果》业务服务卷.中国气象局.2022.气象出版社.pp355.(编写组成员)
【获奖情况】
2009:“奥运气象保障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9)
2025:“CMA数值天气预报冬奥气象保障技术研究及应用”获2024年度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气象科技创新一等奖(排名第1,共15人)
2024:“CMA数值天气预报冬奥气象保障技术研究及应用”获中国气象局2024年度科技成果评价优秀等级(排名第1,共40人)
2023:中国气象局“新时代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首席气象专家
2022: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首席气象专家
2022:“全球/区域集合预报关键技术研发与业务应用”获中国气象局十三五以来气象科技成果评价优秀等级(排名第3,共25人)
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感谢信
2022:中国气象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保障服务优秀个人通报表扬
2018:2018年度《大气科学学报》优秀审稿专家
2011: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2011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优秀论文奖
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气象服务纪念证书(北京市委)
2008:国家气象中心“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气象服务先进个人”
2007:T213全球中期集合预报业务系统研发及业务化获2007年度国家气象中心气象科技成果应用二等奖(排名第2)
【联系方式】
邮箱:deng719@cma.gov.cn
手机:13683329132